覺得很煩躁,我自己有很多網友,有些處的挺好的,但最近看到他們發的文就會覺得很燥很幼稚,好討厭。
有一個朋友轉發遊戲社團的貼文,貼文是在說“都畢業那麼久了,沒想到玩遊戲還得考國文的平仄聲”然後她轉發之後說「尬爆,這個有高中程度的應該會全對吧,不是我在凡爾賽但我確定國文課有教平仄」
我只是覺得好煩,你還是學生你覺得你記得很正常,人家搞不好大學畢業,已經出社會很久了,況且平仄聲平常也用不到,科系非語文類的也基本不會再提,不記得很奇怪嗎?不能忘記嗎?
反正還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貼文,我跟他們都很好,現在突然發現觀念跟想法不一樣就很燥。
還有那個「ㄔㄐㄐ」的用語,我真的不理解怎麼來的,但我覺得女生在公共場合大喊那種東西,超奇怪的。也很討厭別人直接說性器官什麼的,在班上也常常要聽那群男生說一堆基本快性騷擾的話,什麼哪個女生胸大胸小,身高高胸比較小,在班上看A片,講外流影片群組之類的,每次都會覺得很尷尬,有夠噁心。
自從選了男生多的科系之後,我對異性的印象真的是越來越低,負面想法真的有夠多,然後看到網上亂七八糟的仇女言論,還有不符合自己想法就罵女生咖啡的爛人。
看了這些東西,我又要一邊用理智告訴自己不能以偏概全,一定還有正常的異性,真的完全就是那剩下一丁點理智拽住我。
新學期換了一個數學老師,我們班有一群男生,就是平常上課都在亂很吵的那群,把老師弄到快生氣,就上課一直嘰嘰喳喳,老師已經講過好幾次叫他們安靜,後面他們就生理現象,但是對著自己朋友放屁/不然就是普通排氣,他們就會反應超大,在那邊亂叫,最後老師被搞到忍不了,就對他們放屁的那個同學說了一句“我知道你不會有下次,再有下次我就把你當掉”
後面他們就開始翹數學課(這我沒意見,至少安靜)然後跟我們其他任課老師講什麼“我們數學老師討厭有十二指腸的人類”“我不來上數學課,是因為他說我在放屁就要把我當掉”我超傻眼,明明是你們太吵,全部都在怪老師,能不能有點腦,成熟一點好嗎?
然後我朋友不是那群吵的,但他也很討厭數學老師,就說不喜歡他的教法,不喜歡他的教法我沒有意見,但你跟著到處說“數學老師討厭有十二指腸的人類”要做什麼,暑輔最後一次數學課老師請假,前一趟他就說他沒有要來什麼什麼的,但我不在,那天沒去,我朋友後面幾天就跟其他任課老師說數學老師最後一次上課請假是“數學老師說我們人都不來,他不想教”
我後面男生就說了一句,他明明是分開說的。我真的不理解,有必要這樣嗎?老師第一天來的時候說要讓我們超越台電班,我們都心知肚明不可能,那種話也是聽聽就好,我朋友還拿這句話嘲諷老師,人家至少是抱著熱忱來的,也想教好我們,你們配合一下會死嗎?真的很沒禮貌。
重點是他們自己知道是太吵才被那樣說,還到處跟其他老師說一些的沒的,我真的很氣欸,你們不想好好對新老師,我想,我也願意,明年要升學考欸,你們自己要簽自願役、放棄升學、隨便一間都好的,可不可以安靜,不要來上課也行????
我想你應該有發覺,你變得和他們不一樣了,你的那些同學們還是和以前一樣,而你變得成熟、會思考及判斷是非對錯。只是同學們所說的那些幼稚的語言,讓你心中產生負面情緒,情緒的產生絕非是不好的,它可以讓你看見不一樣的點。
絕大多數的人,都不喜歡「負面情緒」,覺得生氣會搞壞關係,流淚會被當成是太過脆弱,嫉妒會覺得自己小心眼,害怕會被覺得太膽小、不夠勇敢。所以我猜若有一個魔法藥,喝下去之後,可以瞬間消除這些負面情緒,一定會成為全世界最暢銷的產品。
我們可以把情緒分為「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正面情緒是快樂、開心、興奮等等,負面情緒則是憤怒、緊張、焦慮、害怕、憂鬱、嫉妒等。當我們用「正面」與「負面」來描述我們的情緒時,其實我們很容易會在心裡把情緒分為「好」與「不好」。例如,當我們在說「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心裡想的是,這類的情緒是「不好的、麻煩的、討人厭的」,所以我們就會想要「除之而後快」。
當我有煩惱時,我也會有心理困擾,包含那些造成我們困擾的負面情緒。若我們能好好理解與運用情緒的話,所有情緒都應該是「好」的,都是對我們有幫助、有功能的,都是重要的,都是「正面」的。
在我的心中,沒有所謂的負面情緒。或許你會說,怎麼可能?我一旦有情緒,準沒好事發生。不是感情用事,衝動行事,就是癱瘓自己,陷入憂鬱與無力。一個人能夠理性至上,才能夠帶來最正確、高效率的決策判斷。
我想請你想一想,如果情緒真的這麼糟糕的話,那為什麼在人類演化的歷史中,會留下「情緒」這項機制?且在我們的生命中,存在那麼大量的負面情緒?
請你現在想一想,你腦袋裡可以想得到的「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的形容詞,然後把它寫下來,你會發現,你想得到的正面情緒,大概就是開心、喜悅、興奮、快樂、期待;至於負面情緒,有悲傷、痛苦、憤怒、焦慮、煩惱、擔心、嫉妒、罪惡、羞愧、哀傷等等。負面情緒的數量,遠多於正面情緒。
而且讓我們有機會體驗這些眾多負面情緒的情境,往往是背後有著非常豐富的情感與故事。可能是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可能是你為你的尊嚴或是珍愛的事物而戰,可能是讓你愛恨交織,一輩子的家人與朋友。
當你生病、受傷時,身體自然會有發炎反應,會發燒、流鼻水。在你受傷時,你的傷處會痛、紅、熱、腫。這些反應都是提醒你:「這裡有問題,要注意囉!」當你忽略這些警訊,就有可能會讓自己陷入危險而不自知。就像沒有人喜歡疼痛,但疼痛卻是保護我們自身安全的重要保護機制。
其實負面情緒也是如此。負面情緒就像是心理的小感冒,一樣會引發心理的發炎反應。例如,憤怒讓我們知道我們遇到了威脅、被侵犯,必須要應戰、自我保護;害怕讓我們避開危險;憂鬱則讓我們可以好好休息、什麼都不做,等到恢復能量的那一刻來臨。
負面情緒幫助我們知道自己的需求與匱乏,知道現在的我正在經歷與遭遇些什麼,幫助我們更好地去面對挑戰與危險,甚至讓我們變得更加茁壯。就像感冒雖然不舒服,但當我們從生病到康復時,會讓我們增加免疫力。面對負面情緒雖然痛苦,但卻提升了我們面對困難的經驗值與能力。
在我們一生中,凡事未盡人意,至少我們曾經努力過,讓此生無憾,只怕你不願意跨出第一步而已,每個人都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讓自己快樂、負責的義務,請問你有勇氣去戰勝它嗎?即使失敗了也不害怕與後悔?
如果有問題想討論?有話想找人說?歡迎你來電1995或繼續來信,祝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