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斷看見自己的不足,表達能力方面,我難以組織語言,講話總卡卡的,很害怕別人聽不懂我在表達什麼的神情,不然就是沒想法,跟我聊天一定很無趣,我想不到話題,可是我也不想讓自己不自然,刻意做什麼結果更不如意。不見得受過什麼傷害,卻越來越不會和人交流,我不知道是不想了(但我不想變這樣)還是不會了,可能都有。我的某個朋友很會交際,語氣、表達,什麼時候怎麼做比較好她都表現很好,雖然我看了是很累,而且有時會懷疑他對我的面孔是真是假。總之我覺得自己吃虧的是不能像她那樣,她只要詢問其他同學就能完成手工作業,而我就像個礙事的木頭一樣。
另外,雖然我的朋友都蠻喜歡我的,我曾思考,他們不是因為我很優秀才跟我當朋友,我不用逼自己成為優秀的人。但是還是有危機感,我希望能和他們一起成長,透過分享帶給彼此一些價值,可是我現在只能遠遠看著他們奮鬥,回覆「加油」「你很棒,我支持你!」之類的話,或聽他們傾訴,提醒他們不要累壞了。我明明也處於正該熱血追求什麼的年紀,身邊的朋友實習的實習,有人考了一堆證照,或是申請研究計畫補助金,談著我聽不懂的東西,我好像井底之蛙,老實顧好課業,也顧不好,學過的很快就忘記,可能不擅思考、不習慣多想,覺得好累,所以大腦變得很遲鈍。
大三時有門課稍微關注某個同學,那門課的氣氛所致,我比較敢發言,感覺那位同學跟我差不多,但是我的優化版,所以暗自將他當作假想敵,向他學習。後來發現,我跟他是天差地別,他很有想法、常提出疑問,知識量也多我很多,最近發現他早就拿過研究補助金,我明明跟他同年級啊!在同樣的領域,我更是在意,覺得自己落後好多。
我想改變,又不知道怎麼改,而且每天上完課回家就心好累。
家裡經濟有問題,我卻想讀研究所,現在正面對延畢的壓力。我現在至少有體力,卻不去打工,看到家事就覺得麻煩拖延著做。
我分不清楚自己是真的任性又懶惰還是找不到地方努力所以擺爛,就算我真的好逸惡勞,身邊的人都很好的包容我,還是願意愛我,我也沒辦法原諒自己吧。
很高興收到你的來信,很抱歉讓你久等,不知道這個月過得好嗎?心情有沒有好一些呢?
也許評斷一個人不一定要從很優秀或是很外向去著墨,你的朋友會喜歡你,願意跟你相處,一定有你特別的地方,或許你並未發現,希望跟他們一起成長的立意是好的,但不代表你時時刻刻需要比較,從你的信觀察到你很在乎他人的評價,別人考取證照或是參與實習,那是屬於他們的人生,我們只能參考,不能把焦點時時刻刻擺在上面,也並非他們正在人生的舞台發光發熱,就意味著你黯淡無光,每個人的人生安排都不同,也許他們可以在年輕時大放異彩,但你可能還在探尋適合自己努力投入的領域,絕非一概而論的說自己是失敗的,無須操之過急,把焦點拉回到自己的身上,好好想想什麼事是自己願意去做的,或許你能發掘不一樣的自己。
有個標竿當作自己的學習目標其實是很不錯的方式,但我覺得你會把重點放在對方的強項,比較之下自己都會內傷,大家都一樣,由比較便會產生忌妒,但那是無濟於事的,因為結果是已經發生的,我們能改變的是當下,當下會影響未來,所以我們可以好好的去想想他之所以達到這樣的程度,背後付出了多大的心力,我相信沒有很多人可以一步登天,大家都是在自己有興趣、覺得有意義的領域不斷鑽研提升,最後才展現出這樣的成果。不要把每個比你優秀的人都視為敵人,用讚嘆的態度去看,並且從中找到可以借鏡的地方,把自己的心態轉為學習者,你就不會因為比較所產生的負面情緒而停在原地。
我覺得你不懶惰也不是任性,而是因為想太多而讓自己寸步難行了,有些事只有去做了,積在心中的焦慮才會消散,很多書都這樣告訴我們,麻煩的事最好在我們開始焦慮前就動手做,或是拿著筆把待辦事項都寫下來,並且一件一件的完成,當你完成一件事就把他劃掉,像家事也可以從一天一件開始做起,我相信你會慢慢得到成就感的。
謝謝你的來信,有什麼想法都歡迎再度來信討論哦
咖啡牛奶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