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累

生涯規劃 · 2024-11-26

今天心情很差,馬上要學測了,我昨天因為心情也不好,覺得很想放棄自己的成績而在回家後就開始倒頭大睡,直接睡到了今天早上,去學校心情也很糟,甚至差點掉淚,自己主要有3誒個困擾,一個是高敏感的問題,我從小就會因一件小事而煩惱或在意很久,國小的時候是會容易焦慮沒發生的事,國中則是在大考前因壓力大,會容易在意跟擔心一些很小的、平常壓力沒那麼大不會擔心的事,高中則是會很在意一些環境的噪音、光線等等,導致我常常考試不能專心,而且平常也會因為這種事而感到無法專心、心情煩躁,我自己覺得我會那麼煩躁多少跟班上同學有關,我們班的同學大多較內向,但我覺得已經是有點負面的程度,老師上課問大家事情不會有人回答,就算老師問了好幾次,說這件事很重要,請大家回覆他一下,也不會有人開口,平常大家都只會跟自己的朋友相處,我們有創一個無班導的班群,也從來沒人在上面聊過天,只會在上面講工事,之前跟別班的人聊天,聊到我們共同的科任老師講了什麼笑話,發現別班在聽到老師講笑話的時候都會笑得很大聲,只有我們班每次都沒反應,甚至檢討考卷的時候也沒什麼人問老師問題,至於讓我高敏感爆發的事有:我們班教室的廣播器如果沒關就會發出很大聲的雜音,有些老師進來都會注意到然後去把他關掉,但我們班的人聽到之後都毫無反應,就讓那個聲音響了好幾節課也不去處理、教室後面養了一些魚,魚缸如果不加水就會發出很大的水聲,也沒人要去管,每次都要我去加水、冬天的時候永遠都沒人要開窗,全班將近40個人都關在一個沒開電扇跟冷氣的密閉空間,每次都是我覺得悶熱到受不了由我去開......因為這些事導致我對於環境的一些變化感到很敏感,總是因為一些噪音或一些小事感到煩躁,甚至在家還會因白天過度在意那些噪音,而在家幻聽到一些魚缸的水聲、按筆的噪音等等。再來就是成績的事,我大學想唸音樂相關科系,但全台只有一間是我想唸的,我如果沒考上,就代表我要再唸四年我自己不喜歡的科目,而且我也不想做音樂以外的工作,這讓我很焦慮,在班上的成績也愈來愈差,常常都排名倒數,我自己在高一的時候成績一直不錯班排前10是常有的事,校排也有10幾%,但上了高二,有些人可能想繁星,突然變得認真,我的成績就開始下滑,到了高三更是到了全班跟全校的倒數,雖然我們學校有很多人是高分低就,但還是讓我很挫折,覺得自己就是不擅長讀書,怎麼努力還是贏不過那些上課在睡覺、滑手機的同學,再加上前面說到我們班很內向、冷漠的情況,導致我在班上也沒什麼喜歡的朋友,除了走去科任教室的時候跟朋友一起走,我都不會特別去跟別人聊天,之前有嘗試多交朋友,但往往聊個幾句就陷入尷尬,完全沒有一個跟我合的朋友,現在在班上就覺得自己是個邊緣、成績又差、又高敏感的怪咖,有時候可能在班上開個窗、開個電扇都怕同學覺得我很奇怪,因為他們都不會想要去處理班上的事物,雖然我還是敢跟同學問事情,同學也對我蠻友善,有時坐我旁邊的同學有問題也會來問我,但還是因為自己沒什麼朋友,成績又差,最近又變得很胖,等等事情,覺得自己和同學格格不入,什麼都不如別人,也追趕不上,開始想要放棄一切,覺得明明以前輕輕鬆鬆就可以在班上當學霸,又有很多朋友,而且我又有音樂的才藝等等,受到同學歡迎,但現在的自己怎麼變成了這樣?覺得很挫折。


希姆

嗨,謝謝你來信!
抱歉回覆較晚

一直處在噪音跟焦慮不安中
真的非常辛苦!

我也算高敏感族群,以前還會焦慮到抓同學問「我是不是很討人厭」,聽到對方回答不是,自己待在群體中才有安全感。

這種狀況直到大學才緩解一些,因為我後來發現雖然待在群體很好,但如果能一個人獨處也不會覺得尬,內心反倒會沉靜下來思考許多事,可以試著跟自己對話,了解自己真正的需求,也能看見他人的需求及維持舒服的關係。

關於「在意別人的眼光」及「週遭噪音」,我想第一個你可試著戴耳機聽會讓你放鬆的音樂,上課時比較難,不過下課、午休時間、放學和打掃時間也許可以,像我平常通勤上班都會戴耳機聽音樂,阻絕車上所有噪音,會有與世隔絕的感覺,可以放下很多不舒服的感覺,久了即使不戴耳機,腦中也會留下喜歡的旋律,持續維持情緒穩定。

其次,我覺得很難不在意他人眼光,不過我們都能試著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轉移注意力,例如你喜歡音樂,你可以研究樂譜之類,或是做完開窗動作後,別看同學,看看外頭,也許過段時間,身體對那些動作產生記憶點,也能連帶讓你忘記被人注視的感覺。

再來是擔心成績,還有只想讀音樂系。我想有時看看當下外,也可思考其實人生有段時間的,只不過機運何時來不知道。好比我的寫作生涯,我今年初四個月寫三部作品和申請兩個補助,結果只有一部小說進入初選,那還是我努力了快十年才有的最好結果。我突然對很多事情看開很多,努力不一定會有好結果,努力不過是基本而已,真正會讓人成長反而是選擇。心態的選擇也是一個,轉換思考方向也是。成績的部分可試著評估看看跟目標音樂系的距離,平常要花多少時間讀書去提升成績。心中也可有多個備案,例如看看國外的學校,大學也能當跳板,可找找有沒有獎學金,去國外留學讀音樂之類;大學也有很多跟音樂相關的社團。

在這邊也跟你分享一個小故事,我有個朋友以前都是學長笛,大學讀西文系,這中間她不時還會去演奏會之類,畢業後因為對音樂仍有熱忱,所以去歌劇院工作。

我想如果你可以找一張紙,寫下你的未來目標,再去延伸你需要付出的努力,或許心中會比較有底,就不會覺得機會只有一次。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而且通常是會自己製造機會,而且很多事情都是嘗試後才知道。所以盡情去嘗試看看,要有就算錯了也沒關係的勇氣。走錯再調整方向回去就好。

再來是「朋友」這塊,我覺得最近Line群組都這樣,剛推出時大家很認真回,之後就覺得煩,變得比較像工作群組,不太會在上面講五四三。我想人都是互相的,自己覺得群組安靜,我想其他人也會這樣覺得,而且如果自己發一個訊息沒人回應也蠻尷尬,久了就會不想留言。

我在想,不知道你們學校有沒有社團?有時在班上比較難找朋友,因為大家興趣很廣,不過社團就不同,可以有同溫層,能聊得事情也會變多,因為有共同興趣。或是,可以試著從小眾交流,跟左鄰右舍混熟。這過程肯定辛苦的,可是你可能會交到知己。有時主動出擊和蒐集情報也蠻重要,最好變熟通常從興趣開始。朋友也不一定從班上找,尤其到大學更是如此,等考試結束,可再好好思考這塊。

最後,你提到自己過去因為音樂而有很多朋友,或許那剛好是班上同學都愛音樂;有時除了自己喜歡的事物外,可試著看看週遭人喜歡什麼。我想,有時放下對自己的tag,重新認識自己與他人也是不錯的方式。

我以前也有類似的事,我家人期望我有很多朋友,受到大家喜歡,成績也要非常好,學校只能上國立,結果這樣的事情只維持到國中。我高中是班上最後一名,朋友只有一個,我還常跟她吵架,有時覺得跟這世界格格不入。我的想法開始變得不太一樣,大概在出社會後,我開始感跟陌生人說話,也開始能接受與期望落差的事,因為我回頭看看在學時,我的害怕、固執和堅持,讓我錯過蠻多可以認識別人的機會,也錯過蠻多經驗。大家和自己不一樣沒關係,本來每個人的個性就千奇百狀,我們都在學習如何磨合,變成最適合的關係。

總之,上面一些小建議提供你參考,該如何做,有時心裡是有底的。然後更多時候,可以換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會得到意外的答案。

希望能或多或少幫助你渡過這段期間。

祝福學測及未來順利,我會幫你集氣的。
歡迎持續來信跟我聊聊!ヽ(*´з`*)ノ

希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