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七雜八 · 2018-05-11

你好
我目前大一,在進入大學前我給自己定下了幾個目標,其中一個就是課業成績最好能拿到第一名,高職時我的成績只有中段,進入大學我的確很認真唸書,大概是我人生中最認真唸書的一次吧,但有些大學老師的算分標準我實在是抓不到,我花很多很多時間做的作業總是跟那些快速做完的人一樣,不懂為什麼化學報告高分的是畫一堆花花綠綠花邊的人,內容似乎沒那麼重要?
  雖然上學期拿到全班第二名蠻高興的,但我漸漸覺得投入的時間和所收獲的不成比例,我花很多時間唸的東西大概考試都考不到一半吧,而且厚厚的一本書只學一學期不超過半本就沒這課了,覺得有些可惜也有些浪費,然後有的課未來感覺真的沒有用,完全是死背的理論,課業成績好似乎也沒什麼用處??
我是個很幸運的人,家庭的經濟狀況不需要我去打工賺學費,爸媽也說了現在好好的投資自己比較重要,但我已經成年了還要花爸媽的錢讓我很內疚,更擔心唸完了大學出社會也找不到比較好的工作。而除了課業成績,我有給自己定另外兩個目標,總是覺得時間不夠用,自己做不好...
身旁的朋友總是聊一些我覺得很沒意義的事情,或是很白痴的話題,還有人說話我完全抓不到他要講的重點 ...,我不懂為什麼這些事情能聊的起來,這狀況從我高中覺得有一點點到大學發自真心的這樣覺得,但我又覺得自己很多溝通能力也沒別人好,所以發自內心的覺得這樣想的自己很奇怪...,基本上我是不太會表達出內心想法的人,所以普通朋有很多,但沒有真正交心的,其實覺得這樣也不錯,但又很擔心以後人際方面會有問題(上次職涯能力測驗我人際這方面滿分100我好像才23分...)

謝謝你看完我這麼多的文字orz

p.s我希望這不要放到佈告欄上


24比利

你好:

升上大學的確會有點迷惘,成績雖然跟以前一樣重要,但是標準卻好像改變了……。有些老師就是大概看過去,還算像樣就給分,有些老師喜歡融會貫通,有自己看法的學生,但有些老師覺得自己講的內容最棒了,所以寫的答案越接近上課講述的內容越高分。

我想讀書主要是讓大家學會動腦思考,讓你在說話辯論延伸的時候有所依據,而不只是憑空想像。雖然成績還是我們很在意的點,但是命運掌握在老師手上,除非投其所好,不然只能盡力而為。比如老師讓大家寫實驗記錄,會畫畫的人總是喜歡在旁邊加幾張插圖,畫的漂亮,又能加分;相比之下我們這些不會畫畫的人,只好把內容寫得更充實,盡力拿分,至於怎麼給分,選擇權還是在老師手上。

所以上大學的「讀書」,不一定要像以往國高中那樣投入很多時間苦讀,把關鍵詞抓住,然後延伸背後的理論、變革,或是其他人提出的相似內容、反對等,可以試著用更活躍的方式學習,才不會死氣沉沉的。

也許你可以試著做時間規畫表,釐清自己有多少時間要完成多少事情,因為你說還有另外兩個目標要忙,所以我想你肯定每天都過得很緊湊,事實的休息也是很重要的。

最後,如果有多的時間想要打工,可以試著問問校內的處室、系辦、院辦,或是去外面找工讀,希望有幫上你的忙。

By 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