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子姐姐~ 我剛看到了很有趣的東西 想和妳分享一下 順便想知道妳的感想
===========分隔線===========
這世界上真的有太多以玩笑知名包裝起來的惡,不管那個年紀 甚至上了大學,出了社會還能看見。
他們不見得是壞,可卻無知的深深的傷了一個後,還覺得沒什麼,是無知
像我看過很多人會去附和別人的自嘲,覺得他們都能拿自己開玩笑了,我又為什麼不能?
可卻從來沒想過,實際上當一個人會自嘲,代表的從來並非是他真能看得開,許多時候那都反而是他最在意的點
如一個人笑自己胖,笑自己腿粗,他真正想表達的是這點我也清楚明白就別拿來說嘴了
之所以做對的事,不是因為可以得到什麼好處,而是這件事情是對的
我們太小看自己的力量了,當你願意站出來,哪怕有時候就是簡單的當面提醒,其實可以改變很多的事情
而非總要忍到最後,明明每次可以上前提醒都忍著不說,回家後再上網抱怨,匿名攻擊,反而成為了另類霸凌
有時,給自己十秒的勇氣,你便能擁有改變世界的力量
相信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若你堅持做對的是,總會也有一群人站你身後,你不會孤獨。
===========分隔線===========
其實我看多了 這種事情在國中就會發生 本人也發生過 我很活潑樂觀
可是並不代表我不會生氣 總會有玩笑嘛 我不在意 但是當你不在意 玩笑就會越來越大 這如同一個面具
別人可能覺得你不會怎樣 他們也不是故意重傷你 可是就是因為他們對你的映像是不常生氣 所以就過份了些…。
===========分隔線==========貞子姐姐還有個故事想說 抱歉這篇很長 所以會讀的很累
============================
有一次表演,小丑跌倒了牙齒摔了很多顆,滿臉是血很疼,表情很扭曲,全場都在大笑,因為他的表演很精彩,很誇張,道具做的很好。
但是在觀眾區的一個小女孩拉著她媽媽的衣服說 媽媽 小丑哭了
但 沒人聽見 一個也沒有
============================
這篇我也感觸良多 貞子姐姐會看動漫嗎 有一部叫做遊戲人生
裡面有二個詞很特別
一個是player 玩家
一個是prayer 祈禱者
所謂玩家 就是不管別人眼光 不理別人的尖酸刻薄 堅決做自己 向美好的未來前進
至於祈禱者 就是人偶 永遠覺得自己是配角 迎合別人 看別人臉色 覺得自己不應該出生於世界上 彷彿是一個已死的人
我覺得我就是第二種 可是我開始有些變化了 不開心我就會說 太過分我會生氣 有不滿就要勇敢說出來 憋在心裡多難受 對吧?
綜合以上 貞子姐姐覺得呢?
原來你的小腦袋想得那麼多,而且還蠻深入的呢!你真的蠻棒的!
我覺得你的內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自嘲、嘲笑、與反擊的勇氣』
自嘲是幽默感的最高境界
美國有位心理學博士Herb True人稱幽默大師,他認為自嘲就是幽默感的最高境界,如果你能夠當下把自己的難堪狀況,巧妙的融合當時的環境與社交場合,並引出具有教育意義的道理,這樣的自嘲,反而充滿了智慧。
我認為要夠自信的人才有辦法利用自嘲來化解尷尬。
如果今天一個人對自己沒有自信,那麼所有缺點他都只會想把它們都隱藏起來,所以當別人講到他的痛點時,他會覺得受傷了。然而自信的人並不是如此,當別人提到他的缺點時,他會把自己的缺點誇大、然後引申發揮,博得一笑。
去年有個爆紅的『柳小弟四語錄』我覺得就是蠻好的例子,雖然他是在自嘲自己胖,卻滿滿的正能量讓人會心一笑。
沒有同理心的人才會嘲笑別人
會主動嘲笑別人的,我認為是缺乏同理心的人,沒有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著想,所以當自己見到別人的缺點時,就會放大別人的缺點並嘲笑他,這種人普遍自私。如同你說的小丑故事,唯一有同理心的就是那位小女孩,她看到了小丑的眼淚。
在心理學及臨床醫學上,『同理心』非常重要,這關乎於能否正確評估對方的心智狀態,並藉由同理心來理解與接納對方。
要知道,『被了解』只是人類的一個基本需求。
就像我們解憂信箱,這麼多使用者有著許多困擾,他們通常要的都不是使者能真正解決他的問題,而是希望有個情感的出口,以及自己的痛苦能夠被他人理解。
而『同理心』又跟『同情心』不一樣,同理心是站在平等的位置來『感同身受』,而同情心則是站在高處並否定對方的感受,強迫對方看著光明面,卻忽略了那些黑暗的確存在。
而國中到高中時期,大家最欠缺的,就是同理心的培養。所以我們才會看到有那麼多霸凌或排擠的狀況發生。
反擊的勇氣
我有一段我小時候的故事想跟你分享。
我國小三年級從鄉下搬到都市,轉學到市區的一間明星學校,班上盡是一些有錢人家的孩子。我很調皮,很愛玩,連老師都很頭痛,我從來不專心上課,不愛寫作業,可是我功課非常好。
轉學後沒多久的第一次段考,我考上班上前五名,導師很驚訝,他為了鼓勵我,說道:『要不是妳那麼調皮,我就讓妳當班長。』
從此我天天被班長帶頭霸凌,狀況有點嚴重。同學會偷改我的考卷(老師會叫幹部們幫忙改考卷),男生會在我走過的時候拿東西丟我、丟我書包、推我等等,不管是校內還是校外。我常常哭著回家,我爸也去學校找過那些同學,每個人都不承認有欺負我。
有一天我奶奶說:妳為什麼被打都不打回去?
對啊,為什麼我只會哭?不打回去呢?
從此打架變成了我的日常,幾個男生圍著欺負我,我也沒有退縮過,敢丟我書包,我絕對把對方的書包踩爛,曾經也跟班上一個女孩打架,她差點把我手上的肉咬下來,但她也沒得到多少好處,臉被我打成豬頭。
我們班再也沒人敢打我或欺負我了,雖然還是不太理我,但是我再也沒有被打過。
所以,我要跟你說,你做得對極了!遇到不平的事情我們本來就不該隱忍,因為隱忍只會引起更多的欺負。我們不惹事、不主動挑釁、不欺負別人,但如果遇到自己被欺負了,一定要勇敢的反擊。
為什麼要去迎合別人呢?為什麼要為了不相干的人來改變你自己?遇到同儕的欺負,如果越退縮、越不敢說出自己的聲音,對方只會覺得你好欺負,那些人就是利用欺負別人來增加自己的價值,這麼幼稚的人,又為何要怕他們呢?你該拿出自己的勇氣,正面迎擊,他們才是該害怕的人。
你知道嗎?他們甚至還不敢落單,而你卻能勇敢的一個人走著。
儘管孤獨,你依舊是個打不倒的勇者。